近期,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選聘的“產教融合產業實踐教授(第一批)入庫人員”名單正式公布,公司董事長滕召華獲聘教授,這是新年收到了第一個證書。
滕召華作為曾經的國有大型企業董事長,下海二十年創辦多家民營企業,對如何經營中小企業有著自己初心使命。他通過十余年的打拼,將“大球泥”硬是打造成了我國知名品牌,并且跨行跨界將陶瓷行業做得風生水起,他被聘為國家工信部“產教融合產業實踐教授”,實至名歸。
創品牌,重知識
品牌是企業立足的基礎。從2012年公司成立之日起,就注冊商標,重視品牌。經過多年潛心經營,“大球泥”已經成長為國內知名品牌,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城市擁有穩定的市場,并且作為國禮多次贈送給外國元首。
技術是企業壯大的動力。企業要發展就要有競爭力,將知識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意義十分重大。從研發、小試、中試、批量生產時就整理資料建立數據庫,每開展一項工作就申報一個專利,現已取得發明專利6項,實用新型14項,外觀專利37項,版權登記2000余項,還有多項專利在審批中。
定標準,改工藝
標準是企業恪守的諾言。湖南陶瓷發展的歷史悠久,但湖南沒有制訂過陶瓷標準。他把“大球泥”與全國高嶺土進行分析對比,最后形成“大球泥”企業標準,又結合醴陵釉下五彩工藝,于2015年制訂了我國首部高端藝術陶瓷《大球泥瓷》的地方標準,這也是湖南首個陶瓷行業的地方標準。
工序是企業質量的保障。在深入研究陶瓷工藝流程后,改進傳統的72道制瓷工藝,經過兩年多實驗,最終確定了“大球泥瓷”的99道工序,完美凸顯“大球泥”瓷潔白、溫潤、通透的優越性。
談融合,勇創新
創新是企業長存的血脈。當今社會發展迅速,產品更迭日新月異,企業最大的競爭力,就是特色優勢產品。他帶領團隊不斷攻堅克難,將釉下彩、浮雕、鎏金工藝融合,開發出獨具特色的紅色偉人浮雕系列作品,深受市場喜愛。同時,為了拓寬陶瓷應用領域,首次將藝術陶瓷特別是浮雕瓷板運用到公共藝術空間里,成功中標北京地鐵17號線藝術工程,驚艷世人。
延鏈補鏈是發展的出路。為了弘揚國瓷文化,讓陶瓷藝術為景區賦能,他率先在洪江古商城打造陶瓷藝術館,在長沙也建立了大球泥瓷藝術館,融入陶瓷沉浸式體驗,讓游客不僅受到藝術熏陶,還能動體驗玩泥拉坯、彩繪燒瓷樂趣!
“路漫漫,其修遠兮”。滕董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小企業產教融合發展新路徑,不忘初心,踔厲前行!